不少學生申請上課會希望能選老師,但通常會碰軟釘子。
對啊!為什麼?要是我,我也想選。
因為我的視力也不太好,萬一哪天換我需要申請,我也希望能夠選擇。
以下是本猴選老師的條件:
1. 要長得帥,觸感要好。
2. 要溫柔、幽默、好互動。
3. 當我聽不懂時,能夠讓我放心問問題。
4. 希望是認識的人,同時符合上述條件。
通常說不能選,其實主要理由是要防止第一項亂入。
不否認,有的學生把申請老師當成指定坐枱小姐或男公關,因涼卡好。
早年我教學也被某個阿伯學生言語騷擾過,他說:「我還以為教定向的都是歐巴桑,沒想到有年輕女老師,不輸伴遊小姐。」
當時我的紓壓方式就是在心裡用台語默唸:幹,去死啦,死老猴。
結果若干年後,我變成老猴。
回到標題,為什麼不能選老師?
那我會反問:是誰決定能不能選老師?
下一個問題是:若是有條件的選擇,什麼條件可被接受?什麼條件不行?
最後的問題:誰決定哪些條件可以,哪些條件不行?
和大家分享我為什麼很在乎選擇權這件事。
我女兒先天顱顏罕見病症,導致多重障礙,需要各項復健治療。
醫院給我語言治療師(簡稱ST)電話,請我打去和ST排上課。
一位女性ST接聽,直接跳到重點就是她態度極惡劣,說她患者多,我們不來她可以輕鬆點。
後來我和門診醫師反應,他也無奈,建議我去別間醫院排治療,不想得罪團隊治療師的概念。
餐廳菜難吃,我可以換別間;治療師難溝通,我無法在同間醫院換治療師,但至少可以換醫院。
那定向老師呢?
當選擇權在消費者或使用者手中,市場競爭機制,才會促使老師進步。
餐飲業可以,服飾業可以,電子通訊業可以,學校可以。
社福機構為什麼不行?
謝謝這些年來支持我的學生們,還記得我,願意再上我的課,莫非這就是愛情!(工三小)
啊不過吼,我還是繼續開拓財源,收入不被綁架,帥哥要幾個有幾個。